Friday, September 20, 2013

爸,妈,月亮不代表我的心,而是我对你们的爱。

每当佳节倍思亲--思念的不仅仅是家里摆得玲琅满目还要很包罗万有又有点整齐摆列的月饼,更甚的是那份团圆的心。

我说月亮阿,你不代表我的心,而是代表'情'。

每当夜里寂寞抬头看到的明月,犹如父母双眼的浓浓爱意。
你们告诉我要努力,而它告诉我还有人在这里鼓励你。

每当夜里走路回家,照亮前方的是盏盏路灯还有你的缩影。
犹如父母默默地给我指引,而它就在那里随时待命。

从小习惯了有轮明月给我照亮前方,我不曾抬头说声谢谢。
而今离开四年,我渐渐理解你的重要性。

没有你的余晖,我夜里的路走得格外吃力。
少了你给我照明,灯笼都提得好不起劲。

当我22年后终于悟出这一个道理,心里尽是一份感激和波动的思绪。
对于你的存在我不曾感激,
对于你照亮我的前路我不曾怀疑。
对你的爱意我不曾言语,
对你的付出我不曾注意。

我想说声谢谢你,
是你让我再次理解,为什么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道理。

原来,是我对你们无穷的谢意,
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们总是在那里。
在我欢乐的时候你们就会在地球的另一面为我欣慰和开心。

带着我对月亮满满的思念与爱意,中秋节快乐,我最敬爱的双亲。

Monday, April 22, 2013

升半旗


Boston 周一的马拉松赛被两个炸弹炸了。当我还在figure out是什么情况的时候,很多亚洲一代的同学Facebook上已经布满了pray for Boston。后来读到报导说为什么会选择这种公开场合,在那么多大众照相机之下毫无肆纪地进行这种恐怖行动。

主要是因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都和网络联系上了。只要是个小小的行动,有着各式各样的推广活动,这小事就会无意间变大事。殊不知当天在伊朗也进行了恐怖行动,死的人更多。然而在伊朗却没有着那么强的传媒力量,进而使得Boston在报纸上登上了不止是头条的位置。

当然不可不提的是美国的高效率:
星期一,爆炸后不到24小时确认了死者身份并通知了其家人。连visa都准备了。
星期二,官方鉴定其为恐怖行动,而且与一个压力锅有关。
星期三,官方圈定两名嫌疑人。
星期四,官方已经找到两名嫌犯。可惜的是一名警员被击毙,第一嫌犯也[活该]死了,第二嫌犯则潜逃。
星期五,第二名嫌犯被抓到了。垂危,不过应该不会让他容易死去。

事发后,官方在当天下午成立网站,征求各方提供资料,希望在人海中可以得到人群的力量提早找出嫌犯。
第二天圈出嫌疑犯——至于是怎么发现这两个嫌犯就不谈了,如果我知道的话我就去考FBI了。
而关键是在第三天,传媒的力量终于迎来了一股正面影响。通过全美国拼命疯狂retweet,share,repost这两人的照片,警察在隔天就已经找到了嫌犯。我不怎么觉得是FBI厉害到可以从美国population data里找到这两个人的脸。更多的是很多人早上一起来查Facebook、Twitter、Reddit的时候发现这竟然是他们的同学/senior。
至于星期五的时候,纵使官方封锁了整个第二嫌犯潜逃的区域,搜了整整近一天,依然一无所获。直至一通电话打给了911,说有个血淋淋的家伙在他停在室外的快艇上,身上还罩了快艇的那块大布。

发现嫌疑犯而报警的这位大哥被美国人灌上了英雄的名号,纯粹因为他发挥了美国人的精神——人民的力量。

事不出一个星期,不该死的人死了;有些在生的也截止了;因公殉职的被尊敬了;该死的还是活下来了。

且看马来西亚的我们几时可以学到这股所谓的美国人精神——那股团结的力量。在网络肆虐的这个年代,你不亲眼见证这股网民力量那真的是你的无知了。我本无意写Boston因为我并不是Bostonian,或者与任何一方有indirect relationship。然而,本来周末要上Boston的我,却因为星期四网上疯传的疑犯在城潜逃之事被迫取消计划。

之前看着网上频繁出现的反对党ubah鸟头像以及一堆堆的新闻,我并不报好这些网络可以对选举带来什么影响。然而在我看到Boston一事之后,我开始了解,网络,才是真的新世纪。

最后我想说,那不是降半旗而是升半旗。因为最终是Boston,取得了胜利。

Wednesday, March 13, 2013

暮然回首

中学毕业出来多年以后,暮然回首,灯火阑珊处的那个自己,却只能靠他人的口述而忆起。

当初的一份纯真,已随世俗的渲染而消失殆尽。
当初的一份执着,已随舆论的纷争而学会后退。
当初的那个自己,也只能存在他人的记忆力。

我努力,
记起
做回
曾经的自己

却发现,不是的,
那个人,只是很熟悉
那个人,非常具勇气
那个人,还带着一份才气

如今,
没有什么
只剩感慨而已

生活,
继续过下去

回忆,
时常荡漾起
在别人的话语里

Wednesday, February 27, 2013

中文课

So, for the first time ever, I am taking a Chinese course outside of my own country. Specifically, it's in a non-Chinese speaking country.

好久都没写中文了。生疏的文字,有时候几乎得用英文才能表达我想解释的东西。

来美国当交流学生,虽然夹杂了很多开心的心情,当更多的却是麻烦的事情。尤其选课特别是烦。

在墨大经常看到好多中文教育的人选择了中文课,只因为容易考取高分。而且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课业好做的。即使有,对他们来说也不像是课业吧。

很不理智地,我在美国交流的第3个星期里,我选择了中文课来上。

坐在教室里,看着一群作为中文非其主语的同学,看着这群老外上中文课,教的,应该是些我三岁的小外甥在学的单词吧。我,有种超乎的优越感。同时间地,心中也燃起了那丝丝的惭愧。我作为一个学了18年中文的马来西亚华人,我必须假装起我不谙中文,才能混在这群人之间,然后取得credit。虽然这种惭愧感很深,但我还是很厚脸皮地坐在这里了。

看着教授在黑板上写的中文汉字,我心中燃起了一股久违的喜悦。仔细回想,其实我很后悔在高中的时间里没好好认真上课。

第一次忆起中文是我到达澳洲后的几个星期里。在我离开马来西亚到澳洲读书之前,我总是在脑力想象一个只讲英文的环境是怎样的。也就是在失去过后人们才会懂得珍惜,我到了澳洲一段时间,几乎天天讲英文之后,我开始想念华文了。我无法接受我没说中文。有时候走在路上我就会自言自语地对着自己讲话,讲中文。

我真的,想中文了。人在海外那么多年,虽然经常有说华文的机会,但那却与课堂上可以学习的华文不一样。看来,我是为了要成为一个中文教师而在学习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