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26, 2010

独中生——我的自卑

好久没写了,嘻嘻。

来墨尔本九个月了。唉,挺想家的。

当初考了5个A,考完那一刻的感言是“终于摆脱考试了”。结果不然,还是坐在墨尔本的考场,(享受灯光的明媚+冷气的快感)x以为不再有机会遇到的考卷。

当初不选择大学,因为全世界的人都觉得我的英文差,都觉得我应该先修一修英文才上大学。就这样,我花了我妈用不懂多少岁月x(汗水+睡眠)赚来的100千。

一直到了今天,九个月以后,我还是相信我做错了选择。

那是一种普遍上的独中生的自卑,一种缺乏语言竞争性的自卑。

“這些學生因為適應不了馬來文或英文教學所以只好用華文” (Lim, 2010)

想一下,当初选择进独中,真的是因为这样吗?不是啦。我知道独中的好,所以我进了它 :)

“我不明白為什麼[家长]可以無視國民型中學糟踏多少好學生只為了成就那少數所謂好的,多少優秀生因為適應不了國文教學變得平庸而自卑”(Lim, 2010)

这个嘛,就有讨论的价值了。

九个月了,我没觉得我的英文进步多少。除了一些写作的技巧,我没进步什么的。而且,具体来说,我挣扎了蛮久。

我没如同其他人一般地去了台湾,因为我崇洋,因为我媚外,因为我觉得学习英文不会是件很难的事。然而,因为一种自卑,我却步了。

从那句话来解释的话,另一种反面的情况发生在独中生的自卑上。

当初因为适应华语教学,我进了独中——没有自卑的呈现;如今因为要进大学,必须学英文——语言能力转换不来,自卑已到。

当初我可以给自己一个借口:因为我小,我差,我适应不来;如今却已经没有任何借口可以用来遮掩这一切。

我19岁了,我长大了呀!如果我再没办法让自己适应得来,我不是一再让自己脱离与现实的差距吗?

因为大山脚的小、因为日新独中的小,我唯一的自豪,来到墨尔本变得渺小、变得平庸、变得自卑胜于骄傲。

即使我已经尝试了九个月,却发现这种自卑还是掩盖不了。

其实,我应该坚信,语文这东西没什么难的。我应该保持当初的自豪、虚荣、骄傲:相信我还是可以克服的。

我知道它是独中生的自卑,我也知道我身为一个独中生,有能力挺得住我看得到的自卑,转换成我最初的光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